16卓越班举办教育影视剧分享会
作者:16卓越班 李晓颖 时间:2018-11-30 点击数:
2018年11月29日下午14:45—16:30,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以下简称文传学院)2016级卓越中职语文教师培养试验班(以下简称卓越班)教育影视剧分享会(以下简称分享会)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白云校区第三教学楼604课室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文传学院职教语文研究中心主任16卓越班班主任蒋颖老师,以及16级卓越班全体同学。此次汇报大会由张加微同学主持。
分享会第一项:各小组派代表分享教育影视剧。
首先由第一组的代表黄丽玉同学上台发言。该组围绕“圆形监狱下的权力和人本主义下的救赎”两大角度对《放牛班的春天》进行解读。通过对马修老师以人为本、长善救失的人本主义教育原则与哈桑院长以暴制暴,“行动—反映原则”的行为主义教学原则进行对比,以及以现行社会上的惩罚教育机构,豫章书院和杨永信网瘾治疗中心对孩子身心摧残的惩戒作为反例,对现代教育规训权利运作机制的体现和反思,指出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心心相应的活动,而非粗暴的“错误—惩罚,教育—服从”的活动;与《熔炉》的结局进行对比,指出自我的救赎才是实现自我发展与成长的真正途径。分享过后,其他小组成员在给予赞许的同时也指出了该组在情节介绍上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接着,第二小组的代表郑思敏同学带来了改编自中国内地作家、编剧王朔同名小说《看起来很美》的电影分享。该组以影片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分析作为切入点,结合当时文化大革命制度化教育的大时代背景,以主人公方枪枪的成长变化为线索,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在教师刻板规则教育、忽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方式粗暴、忽视人文关怀的教育模式下,孩子的步步毁灭,最终导致抗争与逃离失败的教育悲剧,提出教育要尊重个性发展、注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等原则,在对比与反差下激发我们的情感共鸣,让我们陷入反思。
最后,第三小组的代表程悦童同学分享了日本教育影视剧《女王的教室》。该组从教学理念和方式入手,通过剧中两个老师的对比,来探讨好老师的标准。通过对剧中严格老师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进行情节的细致分析,深入探讨了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实质和成果,指出了剧中教师如同“墙壁”供孩子“撞”式角色实则帮助学生吸取教训,鼓励学生自我思考与成长的效用。最后分析了此种教育模式现实的不可行性,指出好老师应严慈并济,把握好度,真正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成长。分享过后同学们对这种严厉残酷的教育模式提出了质疑,并引发了同学们的激烈讨论,各抒己见。
汇报大会第二项,老师点评。
16卓越班班主任蒋颖老师首先肯定了此次教育影视剧分享会的最大的亮点为思考的深刻性,并指出了相较于前几届卓越班教育影视剧分享情况来说本次分享会的创新与亮点。一是新增了分享结束后的提问和质疑环节,通过答辩切实增加了分享内容的思辨性,激发了思维的碰撞。二是首次出现了对教育影视剧的分享。三是教育影视剧分析角度多样化,能够联系其他影视作品进行横向对比。四是题材的多元化,三组分别选取西方、中国、日本的教育影视作品进行分享。五是主持人的串讲较好,不仅承担了报幕功能,还融入了个性化的总结与点评。同时,蒋老师也指出了此次分享会的不足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议。一是此次分享会同学们在做到思维的深刻性的同时忽略了情感的传达,他指出教育电影最终是人的教育,人不仅是有思想,还具有感情和意志,分享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动人。二是可以深入联系社会文化背影分析教育现象来增加分享的深刻性。三是应该注意分享会流程和规则的把控,主持人应该在开场时进行分享流程与规则说明,确保分享会的顺利进行。
电影分享会第三项,游戏环节。
宣传委员赵佳纯同学为我们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教育影视猜猜猜”的游戏环节,气氛活跃。通过教育影视剧中图片、标语竞猜和阅读观影者的心得体会,增加了大家对多部教育电影的了解和认识。
此次教育影视剧专题分享会,同学们对教育理念与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反思,看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和重担,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