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传学院“职教名师讲坛”第五讲开讲

作者:连冬玲 时间:2017-05-11 点击数:

    2017年5月8日晚7点到9点,嘉应学院教育学院院长范远波教授应邀在白云校区三教112课室为文传学院14级卓越中职班学生作了题为“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的主题讲座。刘汉光老师、白崇老师也莅临了本次讲座。

 

范远波教授在讲台开讲

 

    在讲座中,范教授首先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教学的魅力,同时又需要用教学理论去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于理论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但却并不会去用。如何把理论应用于实践,范教授指出这就需要看我们自己。我们必须热爱这份职业,并且主动去思考。理论不是拿来背的,是用来推动你思考的,正如理论的词源是热情而动人的沉思。

 

    接着,范教授指出了教育作为一种事实存在的活动,有着四要素,分别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这四者中,范老师着重讲解了教育内容这一点。在选择教育内容时,我们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思考选择这样的教育内容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对此,范教授举了《狐狸与乌鸦》这篇课文的预期教育目的与实际教育效果相悖离的例子,并结合他自身的成长经验,为我们进行了生动的讲解,提示我们教材并不是用来照着教的,它只是教学的凭借。

 

    然后,范教授就知识考古与历史演变两个方面来对教学进行讲解。知识考古环节主要是对“教学”二字的辞源进行追溯。通过展示“教学”二字的东西方词源的不同,结合东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范老师为同学们形象生动地讲解了东西方自古以来教学的侧重点之不同。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人是由女娲创造的。女娲用泥土捏成人,并把智慧灌输进人的体内。在西方的圣经中,上帝按造自己的形象造人。人既然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那么人就自然地天生与上帝一样全知全能。那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拥有智慧,还需要学习呢?原因是人由于出生时的紧张和慌乱把所有东西全忘掉了。学习就是一种回忆,通过学习回忆上帝装在你心中的东西。这就是东西方对教学的理解的不同。一个是灌输,一个是回忆、提取。

 

    随后的历史演变环节主要是从教学论发展历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这一环节,范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不同学派针对“教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形式教育学派认为教学是训练人先天具有的官能的过程。与之相对的实质教育学派则认为教学主要是获得有用的知识、技能的过程,即心理内容不断充实的过程。除了这两个相对应的学派,还另有其他的学派从其他的角度提出他们的看法。如科学主义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科学主义学派主张教学是一种理性活动,重视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人本主义学派则认为教学是一种情意活动,是人性的表达,重视非智力因素和实践智慧的培养。

 

    总的来说,范教授在讲座中着重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通过思考,我们才能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通过思考,我们在应对各种教学问题时,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通过思考,我们才能有自己独立的看法。

 

    14级卓越班的同学表示,听了范教授的讲座后,收获到了很多。不仅是理论层面的知识,范教授本人丰富的教学与生活经验也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范教授风趣幽默的谈吐与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次讲座是文传学院“职教名师讲坛”的第五讲,此论坛多方邀请职教语文教育领域的专家为文传学院卓越班作讲座,论坛自举办以来深受卓越班同学的欢迎。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广东职教语文网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